上海Hi~仲企财税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税资讯>正文

解除劳动合同,有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

  • 来源:仲企财税
  • 2024-06-27 08:00:01
  • 0人看过
  • 0条评论
报告编号:NO.20240627*****

您好,您所浏览的是关于 ***** 的问题...,【解决方案】***** 【流程和费用】*****

获取完整报价方案
劳动合同终止是基于某个特定法律的事实,导致劳动关系结束,比如劳动合同到期,员工退休,公司解散等。

现在的离职率越拉越高,很多人在一个公司待久了总想换个新环境换个新岗位去多学习学习,也有些人有被辞退的经历,很多人在辞职/被辞职时都有一个疑惑用人单位该不该付补偿金?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话不多说,小编给大家讲一讲!

劳动合同解除和劳动合同终止有何区别?

劳动合同解除:

是指公司或员工在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限内提出的,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结束劳动关系的情形。

1、无论公司或员工都有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员工辞职也是可以称之为劳动合同解除的;

2、时间点,即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提出。

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到期时结束劳动关系,则称之为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是基于某个特定法律的事实,导致劳动关系结束,比如劳动合同到期,员工退休,公司解散等。

那么,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会不会支付补偿金呢?

小编总结了个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补偿金的几种情形,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在合法范围的七种情形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该如何支付补偿金呢?小问答告诉你~

Q:小编,我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了三年,如果因为某些因素解除了劳动合同,我公司应该如何支付补偿金呢?

A: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那么该如何支付补偿金?

Q:小编,我现在的公司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公司应该如何给我支付补偿金?

A: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到这里你们肯定有了新的疑惑,用人单位支付了补偿金,需不需要缴纳个税?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五条第一款规定: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执行时间:2019年1月1日起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税收入额-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意:“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是指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时,单位按政策规定一次性补缴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一次性趸交社保费而实际缴纳到税务机关、劳动社保障部门或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指定专户的部分,并不是单位平时按月为员工正常缴纳的三费一金。适用税率是指综合所得年度税率。

举个例子

Q:小编,我今年1月1日后公司跟我解除了劳动合同,取得了离职补偿50万元,我该交多少个税呢?

A:(假设他在该单位工作年限数均为5年,2017、2018年当地的月平均工资均为7132元)。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计算出:

免税收入:7132*12*3=256752

应纳税所得额:500000-256752=243248

应缴个人所得税:243248*20%-16920=31,729.6

0
喜欢的话,不妨鼓励一下哦~
猜你喜欢:
自然人股权转让的个税,不仅是转让方的事,更是受让方的事!
答疑新个税是税越扣越多吗
“个税降社保缴费增”,到底是什么情况?
个税中容易混淆的5个知识点
个人独资企业,个税是定率征收的,如何计算经营所得的个税?
建议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 万元的理由
为了帮助您快速解决问题,建议咨询我们的专业财税顾问,为您推荐以下顾问~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相关标签
园区招商知识产权资质代办记账报税工商注册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新评论 0人评论 0人参与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仲企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