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十九大有条不紊的在京召开,回顾十八大后的五年,我国在经济水平和民生问题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造就了不平凡的五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萧条,各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我国出口连年下滑,国内经济发展缓慢。面对经济上的“内忧外患”,我国政府加大改革力度,提出“新常态”、“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双创”等发展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稳重上升,国民生活幸福指数增加。
经济领域的发展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面对我国长期就业难问题,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鼓励全民投入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面积解决就业难问题,同时可增加市场经济活力。
“双创”口号提出后,2016年我国在创业创新领域获得大丰收,仅2016年,全国中小企业
新登记增长24.5%,换言之,每天登记在册的新增企业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日新增企业数达到4.5万户。
此外,国家为鼓励创业,针对创业就业主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陆续推出了77项税收优惠措施,覆盖企业成长整个周期。
2、“一带一路”经济战略
为应对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我国领导人针对性提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联合战略,促进国家间经济发展,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十八大之后,我国从国内国际经济着手,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自“一带一路”战略实行至今,当前设立的各类多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总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此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营,中国出资400亿美元设立的丝路基金已参与了一些项目的融资。
3、第三产业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的中国经济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如今,我国服务业和新型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喜人成果。仅2017年前三个季度,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9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比上年同期加快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同比加快22.4个百分点。
民生领域的发展
自古以来,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问题,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中可得合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得益于政府民生政策的推行,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十八大召开后,国民薪资水平提升,国民收入增加,与此同时,在农村,国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宏观调控市场,让农民劳有所得。此外,国家健全的各种社保金政策,保障了国民的基本生活:生病住院可以少花钱,购房族可利用住房公积金进行优惠买房,国民存款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据统计,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实际增长7.4%。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
2、国民消费增长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相比之前人均经济紧张,出国旅游成奢望,十八大后,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出国旅游成常态。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国民同样做出了贡献。2016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与2012年相比,下降2.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接近联合国划分富足标准。
3、铁路高速发展,回家不再成愿望
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在实现速度跨越的同时,运营里程也从不足1万公里,延展到2.2万多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多。西南铁路网由原来的线连成片,全国各地铁路时间大幅缩短。以2017年6月开通的京兰高铁为例,“朝吃兰州拉面,晚吃北京烤鸭”不再是梦。
十八大带给国民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幸福感、满足感,让国民深刻体会到“国强则民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