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Hi~仲企财税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税资讯>正文

提醒 !金税三期再升级!这10条红线千万别碰!

  • 来源:仲企财税
  • 2022-11-03 19:24:01
  • 0人看过
  • 0条评论
报告编号:NO.20221103*****

您好,您所浏览的是关于 ***** 的问题...,【解决方案】***** 【流程和费用】*****

获取完整报价方案
强大的 “金三”预警系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它会对你发出什么样的预警。今天提醒大家,金三又升级了! 一、金三再升级!2021税务重点关注这两个指标!企业老板和会计,赶紧自查!...

强大的 “金三”预警系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它会对你发出什么样的预警。今天提醒大家,金三又升级了!

一、金三再升级!2021税务重点关注这两个指标!企业老板和会计,赶紧自查!

2020年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发出的最新风险预警事项:

1、一般纳税人连续三个月零申报

2、增值税进项大于销项

系统还给出了详细解释说明,注意看这里:

当年最后一个征收期结束后第一日0:00扫描一般纳税人申报表,汇总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填列金额,若在扫描之前当年累计月份中零申报次数大于等于50%(零申报次数/应申报次数≥50%)且当年累计进项大于销项。

警惕:零申报次数大于50%就会触发预警!

系统会生成疑点信息清册向纳税人法人、财务负责人推送自查自纠短信并要求纳税人5日内回复异常原因,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反馈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反馈调查核实结果。

细思极恐!系统预警→自动推送自查自纠短信→5日内回复异常原因→税务机关来调查检查。

试问,你们公司经得起查吗?即使近期的交易都没问题,以前的交易呢?

二、金三翻“旧账”!公司2年前偷税被追缴!

北京的一家公司突然收到了北京市闵行国税局的《税务事项通知书》,金税三期系统通过大数据对比后发现,该公司2年前有偷税行为,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少算了465050元,因此应补缴税款119214.3元。

升级后的金税三期,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每月初,税局都会通过金税三期系统和网上纳税申报系统对各企业的申报数据进行比对,比对不符的,该企业的税控设备就会被锁,导致无法对外开发票,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要求企业对该情况做出解释,并查三年账。

并且税务机关还专门设立了“申报异常处理岗位”,专门负责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异常的处理,只有等他确认了你企业申报的数据异常是合理范围后,才会给你的税控机解锁。

一个风险点引出企业多项违规操作,你们公司真的愿意以身试法,被税务叫去查三年账吗?

三、警惕!这6种情况企业会被约谈!被稽查!

1、少交个税和社保的

施行五证合一后,税务、工商、社保随时合并接口,企业人员、收入等相关信息互联,虚报工资已经没余地了,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千万别计算着少交!

特别注意:员工工资长期在5000以下或每月工资不变的,会被税务局重点关注。

2、库存账实不一致的

开票软件已经增加了商品编码,若再加上单位编码,大数据的快速和准确度你难以想象,金税三期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库存状况,进了什么货,进了多少,什么型号的,出了什么货,出了多少,出了什么型号的,它都了如指掌,一旦有业务发生,库存状况尽收它的“法眼”。账实不一致的,包括名称、数量、型号等不一致,会被税务局重点关注。

3、虚开发票的

金三利用强大的大数据,进项发票与销项发票的行业相关性、同一法人相关性、同一地址相关性、数量相关性、比率相关性,通通在它的“掌控“之中,虚开发票查验指数100%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4、企业所得税异常申报的

大数据对企业业务状况了如指掌,不仅知道你企业收入是多少,哪些业务带来的收入等,而且知道你企业购入了多少固定资产:买过几套办公桌,换过几辆车;还知道你公司发生了多少费用:多少是加油的、多少是办公的、多少是差旅的,多少是请客的......

特别注意:那些成本和毛利率等指标明显不合理的企业,或长期亏损却一直不倒闭的企业。金税三期通过同行业比对,就能知道您的企业应该产生多少利润,企业所得税变得透明,还敢逃吗?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追征期限无限制!

5、增值税抵扣异常的

大数据会帮你计算商品增值额,前文提到增值税进项大于销项会触发预警。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你取得并抵扣了增值税异常凭证,那你的麻烦就大了。

即:如果给你开发票的企业是虚开增值税发票,或者是走逃(失联)企业,那么你也要被牵连,税务局会约谈你,让你提供证明业务真实发生的资料,接着会面临一系列检查!

6、未正常申报纳税的

这里的未正常申报包括:

①未申报,

②申报不及时,

③申报不完整,

④不合规零申报。

注意:出现上述情况将被列为非正常户;或被认定为走逃失踪户的纳税人,当年的纳税人信用直接评为D级,甚至将会吊销营业执照!

四、千万别碰这10条红线!老板和会计理科对照自查!

税务局是怎么找到你的?对照自查,是不是触碰了这10条红线!

红线一:虚开发票

其中,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

1、没有真实交易;

2、有真实交易,但开具数量或金额不符;

3、进行了实际交易,但让他人代开发票。

红线二:对开、环开发票

对开、环开发票虽然属于闭环抵扣,未少缴税,也未给国家造成损失。

红线三:三流不一致

三流一致就是资金流、发票流、货物流相统一,有的会加上合同流,也就是四流一致。

红线四:通过公转私、私转私等隐匿收入

今年央行刚刚发布了大额现金管理试点,这无疑也是释放了一个信号,通过私户来隐匿收入实属自投罗网。

3种情况,会被重点监管:

a1 任何账户的现金交易,超过5万。

a2 公户转账,超过200万。

a3 私户转账超20万(境外)或50万(境内)。

6种情况,企业要小心:

b1 规模很小的企业,却常搞出上千万的流水。

b2 资金转入转出有异常,比如分批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批转出。

b3 经营范围或经营业务,跟资金流向没有关联度。

b4 公户短期频繁且大额的给个人转账,或公户短期经常收到与业务没啥关系的个人汇款。

b5 频繁开销户,并在销户前有大量资金活动。

b6 闲置很久的账户,突然启用,并有大量的资金活动。

红线五:买发票、虚列工资等多列支出

买发票的相当于虚开发票,这种行为不仅进项税转出、税前调增,还要面临巨额罚款和滞纳金,甚至会受到刑事处罚。

红线六:个人所得税上动歪脑筋

2020年个税也是被稽查的重点,随着个税申报系统不断完善,冒用身份、编造虚假工资等都很容易被稽查。

1、工资支出的相关凭证:检查工资花名册、工资计算表、明细账、工资发放凭证与员工工资卡等数据是否对应。

2、员工人数、薪酬标准:根据账载薪资数据、生产规模和经营情况,核实从业职工人数和薪酬标准。重点核实月工资额低于5000元职工人数占比情况。

3、各项补贴、奖金、福利的计税情况:检查现金支付、实物支付,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福利费,是否代扣代缴个税。

4、金三、社保系统联合数据分析:对比工资表、花名册、社保缴纳人员,检查企业个人所得税人员比例和收入情况,是否有重大差异。

红线七:疏忽小税种

很多公司对小税种不重视,认为其金额小,不会被监管,这样想就打错特错了,小税种也会引起大风险。

红线八:骗取出口退税

现大数据时代,多部门(税务、海关、银行等)信息已共享,再想通过以前方法骗取出口退税已经不现实。

红线九:库存账实不一致

发票开具实行全票面上传,简单说就是发票开具不只是发票抬头、金额,就连开具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都会被监管。也就是说,公司的进销存都是透明的。

红线十:长期零申报

零申报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没有发生应税行为。“长期”,通常情况下认定为半年。

1、何为零申报?

零申报是指企业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此情况一般存在于未开展经营或者当期有收入未按规定如实申报。

2、何为长期?

通常情况下,税务机关认定半年以上为长期,当然具体时限还是以各省、市税务机关认定的时间为准。

3、长期“零申报”后果

(1)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其存在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行为,要求其补缴当期税款与滞纳金,并可按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移送稽查;

(2)纳税人为走逃户的,按规定纳入重大失信名单并对外公告,同时利用系统核查“受票方”,核查其是否存在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发票、恶意串通等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查处,同时将走逃户纳税人直接评定为D纳税人,承担D纳税人后果;

(3)对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发票降版降量。同时可以按规定要求纳税人定期前往税务机关对发票的使用进行核查;

(4)税务机关通过核查,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采用成本费用公式核定纳税人收入。

除此之外,如果的你的企业属于高新企业等税收优惠认定企业,或者税负率异常等,也会受到税局的重点“关照”。

最后奉劝给位老板和会计,一定对照自查,莫碰红线,否则一定会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0
喜欢的话,不妨鼓励一下哦~
猜你喜欢:
虹口建筑资质升级之后别忘了安全许可证
金税四期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个税扣缴申报人注意啦,系统升级后的“通关宝典”在这里!
个体工商户可以升级为公司吗?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流程?
金税四期来了!以下9类企业要小心!
徐汇金税三期大数据下,虚开发票、逃税漏税的企业要倒霉了
为了帮助您快速解决问题,建议咨询我们的专业财税顾问,为您推荐以下顾问~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相关标签
公司审计知识产权工商变更资质代办工商注册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新评论 0人评论 0人参与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仲企立场。